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亭亭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tíng t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íng tíng
解釋:
1.高聳直立的樣子。晉.何劭〈遊仙詩〉:「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後形容女子苗條,姿態秀美。唐.獨孤及〈和贈遠〉詩:「美人挾瑟對芳樹,玉顏亭亭與花雙。」
2.高遠的樣子。南朝宋.謝惠連〈泛湖歸出樓中翫月〉詩:「亭亭映江月,瀏瀏出谷飆。」唐.玄宗〈張天師贊〉:「邈矣真仙,孤高峻節。氣貫穹冥,元元示訣。落落神儀,亭亭皓月。誅邪斬精,魅驅鬼徹。」
3.高潔的樣子。《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無由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亭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