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菊池污燈蛾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菊池污燈蛾
英文名: Spilarctia alba kikuchii
描述:
本種前翅長約 21-22mm;觸角黑色,於雄蟲呈細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胸部米褐色,肩片中央具有明顯之黑色圓斑;前翅稍狹長,頂角稍鈍,外緣微向外彎,翅身米褐色,前緣近基部1/3段與近2/3段參有黑色斑,前中段近內緣一具有黑色斑塊,由頂角至內緣中段的斜向區間視不同個體而布有數量不一之黑色斑塊,於黑斑發達之個體在各翅脈間皆有黑斑分布;後翅色調淡於前翅者,端室附近具有一黑色斑,亞外緣區段亦布有些許小黑斑,翅身內緣多少參粉橘色;腹部主色紅色,各節背方於前緣具有橫向黑帶紋,腹部端部米白色。外觀近似湯馬士氏望燈蛾(Lemyra wernerthomasi Inoue, 1993),然兩者成蟲發生期部重疊,本種發生於春季而該種發生於夏季,該種之肩片無黑斑而於胸部背方具有縱向黑線而翅身黑斑較發達。
分布:
原名亞種棲息於中國(除西部地區以外)以及韓國;亞種 kikuchii棲息於臺灣。
作者: 吳士緯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