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青萍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qīng p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īng píng
解釋:
1.植物名。浮萍科青萍屬,浮水小草本。葉狀體呈扁平倒卵形,表裡皆綠色,無柄,根一條,著於葉狀體下方。夏秋間生小白花,外有佛燄苞。果卵形。浮生於水田或水塘上。
2.三國以前傳說的名劍。宋.樂雷發〈烏烏歌〉:「我當贈君以湛盧青萍之劍,君當報我以太乙白鵲之旗。」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笑按青萍射斗牛。管取個機謀成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青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青萍
英文名: Lemna aequinoctialis
描述:
葉狀體常2-4成一群,卵形,不對稱,不明顯的1或3條脈,節上具顯著乳頭狀凸起,下表面中凸或扁平;根1,基部之鞘具翼;根冠銳尖且彎曲。

分布:
普遍的淡水生浮水植物。</p>
作者: 楊遠波, 劉和義, 林讚標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