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合沓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hé t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é tà
解釋:
1.重疊、雜聚。漢.王襃〈洞簫賦〉:「薄索合沓,罔象相求。」《聊齋志異.卷二.嬰寧》:「亂山合沓,空翠爽肌。」
2.繼續不斷,紛雜而來。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差池分組冕,合沓起蒿萊。」《太平廣記.卷三○九.蔣琛》:「波間車馬音猶合沓,頃之,無所見。」
3.高大的樣子。南朝齊.謝朓〈敬亭山詩〉:「茲山亘百里,合沓與雲齊。」南朝梁.沈約〈鍾山詩應西陽王教〉:「合沓共隱天,參差互相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合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