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蘡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7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yī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g
解釋:
參見「蘡薁」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蘡薁」:植物名。幼枝有角稜及鏽色絨毛。葉大,基部心臟形,裂片闊卵形,邊緣有淺而不齊之齒牙,表面暗濃綠色,平滑無毛,背面則為鏽色絨毛。九月間開淡黃綠色小花,排列成複總狀花序。果實為漿果,紫黑色,似葡萄而味酸。《玉篇.艸部》:「蘡,草名,蘡薁。」《廣韻.平聲.清韻》:「蘡,蘡薁;藤也。」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野有蔓草,獵涉蘡薁。」或稱為「山葡萄」、「野葡萄」。

注音: 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