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恃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ㄞˋㄎㄠˋㄖㄨˊ:「ㄕˋ」、「ㄗˋㄕˋ」、「ㄕˋㄑㄧㄤˊㄌㄧㄥˊㄖㄨㄛˋ」、「ㄧㄡˇㄕˋㄨˊㄎㄨㄥˇ」、「ㄕˋㄔㄨㄥˇㄦˊㄐㄧㄠ」、「ㄕˋㄘㄞˊㄠˋㄨˋ」、「ㄕˋㄕˋㄌㄧㄥˊㄖㄣˊ」。
  2. ㄓˇㄇㄨˇㄑㄧㄣㄖㄨˊ:「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恃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依賴、依靠。
    【例】依恃、恃險、有恃無恐
  2. 母親。
    【例】恃怙、失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動]
依賴、依仗。《廣韻.上聲.止韻》:「恃,依也,賴也。」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名]
母親。語本《詩經.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唐.韋應物〈送楊氏女〉詩:「爾輩況無恃,撫念益慈柔。」《聊齋志異.卷四.公孫九娘》:「先是,生有甥女,早失恃,遺生鞠養,十五始歸其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依賴、依仗。如:「恃才傲物」、「有恃無恐」。《說文解字.心部》:「恃,賴也。」《廣韻.上聲.止韻》:「恃,依也,賴也。」《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強,便儀秦呵!怎敢比量!」

2. 母親。三國魏.嵇康〈思親詩〉:「奄失恃兮孤煢煢,內自悼兮啼失聲。」《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下.元德秀》:「德秀早失恃怙,縗麻相繼。」《聊齋志異.卷四.公孫九娘》:「生有女甥,早失恃,遺生鞠養。」

注音: 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恃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