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虹鬣蜥 - 教育百科
彩 | |
虹 | |
鬣 | |
蜥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mmon Agama, Red-Headed Agama, Rainbow Lizard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Agama agama (Linnaeus, 1758) |
|
形態: 具明顯之耳孔,體色變化很大,頭頸部和後半身常帶有截然不同之顏色,雄體的身體常為藍色或青色,而頭部則為桃紅色或橙色;至於雌體和幼體則顏色是以灰褐色為主顏色較為黯淡,全長最大可達40公分。 |
|
分布: 非洲中部 |
|
生態習性: 日行性卵生之蜥蜴,喜於多岩石植被較稀疏之空曠處或樹林邊緣活動,常會上樹,雄體領域性強,以昆蟲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每窩可產卵3~8顆。 |
|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
|
亞目: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
|
科: 舊大陸鬣蜥科(Family Agamidae),Agamid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彩虹鬣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