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圭蓽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guī b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ī bì
解釋:
圭,圭窬,即牆上的小門;蓽,蓽門,即柴門。「圭蓽」泛指貧苦人家居住的地方。《周書.卷六.武帝紀下》:「若政績有施,治綱克舉;及行宣圭蓽,道著丘園:並須撿審,依名騰奏。」宋.蘇軾〈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一:「倒冠落幘謝朋友,獨與蚊雷共圭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圭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