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茫然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máng r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g rán
解釋:
  1. 不知所措的樣子。
    【例】突然得知這個惡耗,他的腦海中頓時一片茫然,不知如何處理。
  2. 悵惘若有所失的樣子。
    【例】當他知道自己鑄成大錯,頓時茫然自失。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茫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g rán
解釋:
1.無所知的樣子。唐.韓愈〈宿曾江口示姪孫湘〉詩:「茫然失所詣,無路何能還。」《紅樓夢》第三三回:「見寶釵進來,方得便出來,茫然不知何往。」
2.悵惘若失的樣子。唐.杜甫〈送韋書記赴安西〉詩:「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茫然。」
3.廣遠的樣子。唐.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杜甫〈遣興〉詩三首之一:「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茫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