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眼目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yǎn m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ǎn mù
解釋:
1.眼睛。《北史.卷九.周太祖文帝本紀》:「神武以帝非常人,曰:『此小兒眼目異。』將留之。」
2.比喻事物主要之處。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一八.文章》:「蓋古人作文,俱有閒架,有樞紐,有脈絡,有眼目。」
3.替人偵探監察的人。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三折:「臣教樊噲去山尖頂上磨旗作軍中眼目,看陣勢調遣軍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貴衛有一班女樂小侑兒,不若送去與賽兒做謝禮,就做我們裡應外合的眼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眼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