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慟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òng
解釋:
  1. 極端哀痛、過度悲傷。
    【例】慟哭、哀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òng
解釋:
[副]
過度悲傷。如:「慟哭」。《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南史.卷七五.隱逸傳上.顧歡傳》:「歡早孤,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由是受學者廢蓼莪篇,不復講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哭。大徐本《說文解字.心部.新附》:「慟,大哭也。」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翩翩孤嗣,號慟崩摧。」《初刻拍案驚奇》卷九:「見了棺柩,不覺傷心,撫膺大慟。」

2. 悲痛至極。如「慟哭」、「慟絕」。《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南史.卷七五.隱逸列傳上.顧歡》:「歡早孤,讀《詩》至『哀哀父母』,輒執書慟泣,由是受學者廢〈蓼莪〉篇,不復講焉。」

注音: ㄊㄨ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