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語;反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rony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戲劇一般名詞。用以表現所察知的事實與表像的不同。戲劇的反諷指的是觀眾知道有關某事的實情,但演出的人物卻渾然不知。例如在傑佩瑞森亞倫(Jay Presson Allen)所改編的《珍布洛蒂小姐的輝煌時期》(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中,珍和她的學生珊迪(Sandy)為了學校裡的藝術課老師羅德而爭論。珍認為珊迪不迷人、也不可愛,然而實際上,觀眾卻已知道珊迪早已取代了珍,成為羅德的情人。
參照: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語;反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