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宜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tǔ y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yí
解釋:
1.土地對於民居及生物的適宜性。《左傳.文公六年》:「使毋失其土宜,眾隸賴之而後即命。」
2.土產。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五.明禋年預教習車象》:「市井撲賣土木粉捏妝綵小象兒,并紙畫者,外郡人市去,為土宜遺送。」《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近日有個欽差內相譚稹,到浙西公幹,所過州縣,必要獻上土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