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ㄧㄠˇㄉㄨㄥˋㄊㄨㄟㄎㄞㄖㄨˊ:「ㄅㄛㄉㄨㄥˋ」、「ㄅㄛㄙㄨㄢˋㄆㄢˊ」、「ㄅㄛㄩㄣˊㄐㄧㄢˋㄖˋ」。
  2. ㄈㄣㄧˊㄅㄨˋㄈㄣˋㄔㄨㄌㄞˊㄖㄨˊ:「ㄅㄛㄎㄨㄢˇ」、「ㄈㄣㄅㄛ」。
  3. ㄊㄧㄠˇㄋㄨㄥˋㄕㄢㄉㄨㄥˋㄖㄨˊ:「ㄊㄧㄠˇㄅㄛ」、「ㄅㄛㄋㄨㄥˋㄕˋㄈㄟ」。
  4.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ㄆㄧㄏㄨㄛˋㄈㄣㄗㄨˇㄖㄣˊㄑㄩㄣˊ˙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ㄈㄣㄔㄥˊㄌㄧㄤˇㄅㄛㄖㄣˊㄐㄧㄣˋㄒㄧㄥˊㄍㄨㄥㄗㄨㄛˋ。」、「ㄧㄡˇㄧˋㄅㄛㄖㄣˊㄇㄚˇㄍㄤㄉㄚˇㄓㄜˋㄌㄧˇㄐㄧㄥㄍ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橫向推開或排除。
    【例】撥草、撥雲見日 ◎
  2. 用手轉動、挑動或拉動。
    【例】撥鐘、撥弦
  3. 提出部分發放。
    【例】本公司打算撥一筆基金給孤兒院。
  4. 扭轉。
    【例】撥亂反正
  5. 量詞。計算成批或分組人群的單位。
    【例】有一撥人馬剛打這裡經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橫向推開或排除。如:「撥草」、「撥雲見日」。
2.用手轉動、挑動或拉動。如:「撥鐘」、「撥弦」、「撥轉馬頭」。
3.扭轉。《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
4.提出部分發放。如:「撥一筆基金給孤兒院。」
5.碰觸撞擊。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名]
1.挑動、彈動弦索樂器的用具。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2.量詞。計算成批或分組人群的單位。如:「有一撥人馬剛打這裡經過。」、「分成兩撥人進行工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手揮開、分離。
  2. [[動] ] 挪用、挪借。
  3. [[動] ] 從總數中分出一部分。
音讀: pu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