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踟躕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chí ch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í chú
解釋:
  1. 徘徊不前的樣子。
    【例】對於公司的調任,他踟躕不前,不知是否該答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踟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躑躅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í chú
解釋:
1.徘徊不前的樣子。《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2.相連接的樣子。《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西廂踟躕以閒宴,東序重深而奧祕。」
3.一種古代接漏刻水的盛器。《初學記.卷二五.器物部.漏刻》:「殷夔漏刻法曰:『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水輿踟躕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入踟躕經緯之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踟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躊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