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線路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xiàn l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lù
解釋:
  1. 電流所通過的路線。
    【例】線路中斷、線路故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線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n lù
解釋:
1.指電流的通路。
2.狹小的路徑。宋.蘇軾〈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詩:「線路不容足,又與牛羊爭。」
3.消息、線索。《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北京一點線路都沒有,座師又替他寫了好幾封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線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ànn-l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線條、紋路。
  2. [[名] ] 管線。電線等各種管線所經過的途徑。
  3. [[名] ] 路線。交通工具所經過的途徑。
  4. [[名] ] 絃樂器的撥彈指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線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線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