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豗 - 教育百科
豗 |
|
- 部首 豕
- 部首外筆畫 3畫
- 總筆畫 10畫
- 漢語拼音 hu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ī |
解釋:
[動] 1.撞擊、沖擊。《文選.木華.海賦》:「磊匒匌而相豗。」《新唐書.卷九九.崔仁師傳》:「禁舊道不得行,而新道為夏潦奔豗,數摧壓不通。」 2.發出喧鬧聲。唐.李白〈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豗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豕掘地。《玉篇.尢部》:「豗,豬豗地也。」《字彙.豕部》:「豗,又豕掘地也。」 2. 撞擊、沖擊。《廣韻.平聲.灰韻》:「豗,相豗擊。」《集韻.平聲.灰韻》:「豗,相擊也。」《新唐書.卷九九.列傳.崔仁師》:「禁舊道不得行,而新道為夏潦奔豗,數摧壓不通。」晉.木華〈海賦〉:「磊匒匌而相豗。」 3. 發出喧鬧聲。《字彙.豕部》:「豗,又喧豗,鬨聲也。」唐.張九齡〈江上遇疾風〉詩:「不知天地氣,何為此喧豗。」唐.李白〈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
|
注音: | ㄏㄨㄟ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豗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