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氏銀鮈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巴氏銀鮈
英文名: Squalidus banarescui
描述:
背鰭3(不分枝軟條)+ 7-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3(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7-8(分枝軟條);咽齒式 5,3-3,5;側線鱗數 34-36(通常為35);背前鱗數 10-11(通常為11)。體延長而略厚實,側扁而腹部圓。頭中大,頭背面平直。吻略尖長。眼頗大;口斜裂,延伸未達眼前緣下方。上頜長於下頜。口角具一對短鬚,長度約為眼徑1/2。體被有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沿中央至尾柄基部。胸鰭末端延伸未達腹鰭基部。體背側銀綠色,腹側銀白至淡黃色;體背部散布不規則黑色斑點。吻部另具一條黑色斜斑。體側中央各具一條黑色與金黃色縱紋。每個側線鱗上具有一個黑色新月形斑。背鰭及尾鰭具數條由細小黑斑組成的帶紋;其餘各鰭透明無斑或有少數斑點。
分布:
台灣的特有種。本種目前僅發現於中臺灣地區烏溪流域中、下游之緩流區及附近水渠及野塘等。現生之族群頗不穩定,人為干擾頗大,未來仍有瀕危之虞。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