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銅版紙 - 教育百科
ˊ
ˇ
ˇ
  • 漢語拼音 tóng bǎn z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ng bǎn zhǐ
解釋:
一種專供銅版或膠版印刷用的印刷用紙。厚紙表面塗上一層以白色顏料及膠黏劑等調成的塗料,經超級壓光而成。紙質潔白,表面光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銅版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t paper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係紙張表面塗布有礦物性白色填料者。如白土、滑石粉、碳酸鈣等與酪素混合,俟其乾燥後,經研光機予以平滑表面,此類紙張多適用於精緻印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銅版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