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螠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ㄏ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螠蟲動物門的總稱。屬於蠕形動物、環蟲類。體形呈圓筒狀,可自由伸縮,前端稍細為吻,尾端肛門附近,生輪狀剛毛。體腔廣大,體表有皺摺。為雌雄異體,常棲息於海底岩隙間或濱海泥沙之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蝶類之蛹,頭赤身黑,常吐絲自懸,故古稱為「縊女」。《玉篇.虫部》:「螠,蟲名。」《廣韻.去聲.寘韻》:「螠,螠女,蟲。案:《爾雅》曰:『蜆,縊女。』郭璞云:『小黑蟲,赤頭,喜自經死,故曰縊女。』字俗從虫。」《字彙.虫部》:「螠,小黑蟲,赤頭,喜自縊,故名。」

2. 螠蟲動物門之總稱。屬於蠕形動物、環蟲類。體形呈圓筒狀,可自由伸縮,前端稍細為吻,尾端肛門附近,生輪狀剛毛。體腔廣大,體表有皺摺。為雌雄異體,常棲息於海底岩隙間或濱海泥沙之中。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