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咿啞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yī yǎ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yǎ
解釋:
擬聲詞:(1)形容小兒學語或低語聲。宋.蘇軾〈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前韻〉詩:「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2)形容含糊不清的低吟聲。《隋唐演義》第八九回:「那時楊妃從睡夢中驚悸而寤,口裡猶作咿啞之聲。」(3)形容物體滾動或搖動的聲音。唐.韓偓〈南浦〉詩:「應是石城艇子來,兩槳咿啞過花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咿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