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尖頭七夕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尖頭七夕魚
英文名: Plesiops oxycephalus
描述:
體延長而側扁,頭部圓。眼中大。吻短。口中型,可伸縮;上下頜等長,具有絨毛狀或犬齒,另具鋤骨齒及口蓋骨齒;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後緣。體側之側線兩條:在上方者接近背鰭基部;另一條則近尾部中央。背鰭單一,硬棘部較長且鰭膜間具深刻,具硬棘XII,軟條7;臀鰭硬棘III,軟條9;背鰭軟條和臀鰭軟條呈尖形;腹鰭硬棘I,軟條4,特別發達,末端延伸至臀鰭中部;胸鰭下枝經常呈2分枝;尾鰭圓形。體呈黃褐色;體側具6-8條暗色不顯之橫帶;眼後具兩黑點。各鰭灰褐色而具有藍色細縱紋及橘色寬緣。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萬那杜,北至日本。台灣分布於東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