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食用魚類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ish Poisoning, Ichthyotoxis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食用方法不當或誤食有毒魚類引起的中毒。有毒魚類通常可分成三大類:(1)肉毒性(icthyosarcotoxic),魚的毒素存在於其肌肉、內臟或皮膚內,通常不會被熱或胃酸破壞。致病魚種繁多,如河豚魚(tetrodotoxin)、熱帶魚(ciguatera toxin)、鯖魚(scombroid)、小沙魚丁(sardinella),鯡魚科(clupeoid)、裸蓋魚(erilepis),(如盲鰻hagfish),板鰓綱魚類(elasmobranch,如絞魚)、銀鮫(chimaridae)、幻覺性魚類等;(2)生殖腺毒性(icthyootoxic),毒素存在於其性腺,但肌肉及其它部位通常可食。致病魚類主要為淡水魚,如臺灣石 ;(3)血液毒性(icthyohematoxic),毒素存在於魚血液內,通常可被熱或胃酸破壞,主要見於某些淡水鰻及海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食用魚類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