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蒱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古代一種賭博遊戲,類似現今的擲骰子。《南史.卷六二.朱异傳》:「年十餘,好群眾蒱博,頗為鄉黨所患。」也稱為「摴蒱」。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摴蒱」:古代一種賭博遊戲,類似現今擲骰子。《廣韻.平聲.模韻》:「蒱,摴蒱,戲也。」《晉書.卷三一.后妃列傳上.武悼楊皇后》:「帝嘗與之摴蒱,爭矢,遂傷上指。」《南史.卷六二.列傳.朱异》:「年十餘,好群眾蒱博,頗為鄉黨所患。」唐.岑參〈送費子歸武昌〉詩:「知君開館常愛客,樗蒱百金每一擲。」或作「樗蒱」。

⇒作「」形時,為@A03539

注音: ㄆ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蒱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