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髕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ㄍㄨˇ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24
  • 漢語拼音 bì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n
解釋:
[名]
1.髕骨,即膝蓋骨。《說文解字.骨部》:「髕,膝耑也。」《黃帝內經素問.卷一四.刺禁論》:「刺膝髕出液為跛。」
2.古代削去膝蓋骨的刑罰。《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膝蓋骨。《說文解字.骨部》:「髕,厀(膝)耑也。」清.段玉裁.注:「《大戴禮》曰:『人生朞而髕,髕不備,則人不能行。』」《黃帝內經素問.卷一四.刺禁論》:「刺膝髕出液為跛。」

2. 古時削去膝蓋骨之刑罰。《廣韻.上聲.軫韻》:「髕,去膝蓋骨,刑名。」《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昔者司馬喜髕脚於宋,卒相中山。」《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其屬二百。」

注音: ㄅ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