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hite Sturgeon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 1836)
形態:
體梭形,體側具5列骨板;口大,下位,橫裂,能自由伸縮;觸鬚2對,位於吻端腹面;體背灰青色或褐色:腹部為灰白色,各鰭為灰褐色;體型大,體長可達6公尺,體重達800公斤。
分布:
北美的太平洋岸,從阿留申群島到加州的蒙特利。
生態習性:
溯河性魚類,大部分時間生活於太平洋海域,一生當中多次返淡水域產卵。
利用:
供食用及觀賞。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軟骨硬鱗魚亞綱(Subclass Chondrostei)
目:
鱘目(Order Acipenseriformes)
亞目:
鱘亞目(Suborder Acipenseroidei)
科:
鱘科(Family Acipenseridae),Sturgeons
亞科:
鱘亞科(Subfamily Acipenserin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