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造次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zào c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ào cì
解釋:
  1. 倉卒、緊迫。
    【例】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2. 鹵莽、冒犯。
    【例】父親威嚴的管教方式,令子女們從來不敢造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造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ào cì
解釋:
1.倉卒、緊迫。《論語.里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秖更生亂。」
2.鹵莽。《三國演義》第七六回:「但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興兵,恐失所守。」《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礙著是頭一日來到,不敢就造次,只好眉梢眼角,做些功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造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