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禿廝 - 教育百科
禿
  • 漢語拼音 tū s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ū sī
解釋:
1.譏罵出家人的話。《水滸傳》第一七回:「那和尚也不回說,輪起手中禪杖只顧打來。楊志道:『怎奈那禿廝無禮!且把他來出口氣。』」《西遊記》第五六回:「那一個開言駡道:『這禿廝老大無禮!盤纏沒有,轉傷我一個人!』」也稱為「禿奴」、「禿驢」。
2.禿頭、髮稀的人。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二折:「張瘸子、李瘸子,忙輪粗拐,常禿廝、王禿廝,頭似鹽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禿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