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龜背芋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guī bèi y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ī bèi yù
解釋:
植物名。天南星科龜背芋屬,蔓性攀緣植物。莖木質,葉心臟形,長四十至八十公分,羽狀分裂,並有多數圓孔。肉穗花序圓柱形,佛燄苞黃白色。果實松毬狀。莖葉有毒,誤食造成嘴部及喉部的刺痛及燒熱感,並引起倦怠、衰弱及腎功能喪失等症狀。原產墨西哥至熱帶非洲、亞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龜背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龜背芋
英文名: Monstera deliciosa
描述:
蔓性藤本植物,有時可攀到10公尺以上。葉卵橢圓形,60-100公分長,葉片羽狀半裂成多片,在中肋邊裂出1-4個小孔;葉柄和葉片等長。佛焰苞乳白色,約30公分長;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成熟時可做為食用水果。
分布:
原生於墨西哥和瓜地馬拉;現今廣泛栽種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作者: 紀瑋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