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Neommatissus formosana - 教育百科
N
e
o
m
m
a
t
i
s
s
u
s
f
o
r
m
o
s
a
n
a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Neommatissus formosana
描述:
頭部包含複眼窄於前胸背板且比值為1:1.4,頭頂長為寬的1.7倍且與前、中胸背板之比為1:3.3,前額非常長且中長為最寬處的2.6倍,後唇基基寬等於前額端寬,口吻超出後足轉節,具三節,端節延長,亞端節為端節的1.3倍,觸角稍長,第二節棍棒狀且為第一節的1.8倍,具單眼,前胸背板寬為長的5.6倍且具五脊起,中胸背板具三脊起,後足基節凸起側扁,後足脛節具兩側刺且後足刺型為7-6-2,前翅長為寬的2.4倍,一般體色為褐色,腹部深綠色,生殖器紅褐色,頭頂前緣深褐色,頭部包含複眼及前足褐色,胸部側面及中、後足為淺褐色,前翅透明,翅脈淺褐色,雌蟲體長(含前翅)為7.25±0.30公厘,前ˋ翅長為5.91±0.25公厘,雌性生殖器之尾節稍大,尾端漸寬,尾突短,第一性瓣非常長,第二性辦由腹面觀可見呈現三角形,第三性瓣為鞋狀,端部具9齒。
分布:
只於南投縣惠蓀林場有雌蟲的採集紀錄。全球分布:日本及台灣。
作者: 廖一璋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