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利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ㄉㄠ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ㄠˇㄔㄨˋㄧˋㄔㄨˋㄖㄨˊ:「ㄌㄧˋ」、「ㄌㄧˋㄧˋ」、「ㄈㄨˊㄌㄧˋ」、「ㄌㄧˋㄌㄧㄥˋㄓˋㄏㄨㄣ」、「ㄧㄡˇㄌㄧˋㄧㄡˇㄅㄧˋ」。
  2. ㄖㄨㄟˋㄖㄨˊ:「ㄌㄧˋㄐㄧㄢˋ」、「ㄈㄥㄌㄧˋ」、「ㄖㄨㄟˋㄌㄧˋ」。
  3. ㄘㄨㄥˊㄅㄣˇㄐㄧㄣㄕㄥㄔㄨ˙ㄉㄜㄗˇㄑㄧㄢˊㄖㄨˊ:「ㄌㄧˋㄒㄧˊ」、「ㄏㄨㄥˊㄌㄧˋ」、「ㄌㄧˋㄖㄨㄣˋ」、「ㄌㄧㄢˊㄅㄣˇㄉㄞˋㄌㄧˋ」。
  4. ㄈㄤ便ㄅㄧㄢˋㄧㄡˇㄏㄠˇㄔㄨˋㄖㄨˊ:「便ㄅㄧㄢˋㄌㄧˋ」、「ㄌㄧˋㄖㄣˊㄌㄧˋㄐㄧˇ」、「ㄙㄨㄣˇㄖㄣˊㄅㄨˊㄌㄧˋㄐㄧˇ」。
  5. ㄐㄧˊㄒㄧㄤˊㄕㄨㄣˋㄌㄧˋㄖㄨˊ:「ㄉㄚˋㄐㄧˊㄉㄚˋ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好處、益處。
    【例】利益、福利、見利思義
  2.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
    【例】利息、利潤、紅利
  3. 吉祥。
    【例】大吉大利
  4. 鋒銳。
    【例】銳利、鋒利
  5. 有益於。
    【例】利人利己
  6.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好處、益處。如:「利益」、「福利」、「漁翁得利」。《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利潤」、「紅利」、「高利貸」。
3.姓。如漢代有利乾。
[動]
有益於。如:「利人利己」。
[形]
1.鋒銳。如:「銳利」、「鋒利」。《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祥瑞、順利。如:「大吉大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東陽𡩋君、沛公引兵西,與戰蕭西,不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ā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形容器物或五官的能力很尖銳。
  2. [[形] ] 形容物品效力較強,容易產生傷害性的效果。
  3. [[名] ] 利息。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利息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