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扁仙壺海膽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扁仙壺海膽Maretia planulata屬於仙壺海膽科Maretiidae,體殼輕而薄,輪廓呈橢圓形,前方的凹口不明顯,後方逐漸變尖;反口面扁平,體高極低,由側面觀之,體殼極扁平,後端間步帶體殼隆起呈脊狀;體殼長可達7公分左右。反口面頂系偏在前端,具有4個生殖孔。棘刺大多呈白色,但在步帶區及某些間步帶區呈現棕色斑塊,大疣處的大棘,特別細長。棲息於低潮帶以下到水深60公尺以內的淺海泥、沙底層內潛居,但也可在底質表面迅速移動。市面上在台中、高雄、墾丁等地的海產飾品店以及貝殼行中,常可購得進口的白色空殼標本。因體殼扁平,前圓後尖,極易辨認。 本物種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由東非到斐濟與吉伯特群島,由Sagami Bay(駿河灣)、日本、雪梨到澳洲東岸各地淺海。台灣在高雄至墾丁間的西南部外海偶而可採獲。
知識 1:
殼狀(Test like)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扁仙壺海膽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中文屬名: 仙壺海膽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仙壺海膽科
拉丁種小名: planulata
中文綱名: 海膽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分布海拔高度: -60m
拉丁科名: Maretiidae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屬名: Mareti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東非到斐濟與吉伯特群島
台灣分布地點: 高雄至墾丁間的西南部外海
中文目名: 猥團目
拉丁目名: Spatangoida
拉丁綱名: Echin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扁仙壺海膽
英文名: Maretia planulata
描述:
扁仙壺海膽Maretia planulata屬於仙壺海膽科Maretiidae,體殼輕而薄,輪廓呈橢圓形,前方的凹口不明顯,後方逐漸變尖;反口面扁平,體高極低,由側面觀之,體殼極扁平,後端間步帶體殼隆起呈脊狀;體殼長可達7公分左右。反口面頂系偏在前端,具有4個生殖孔。棘刺大多呈白色,但在步帶區及某些間步帶區呈現棕色斑塊,大疣處的大棘,特別細長。

分布:
本物種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由東非到斐濟與吉伯特群島,由Sagami Bay(駿河灣)、日本、雪梨到澳洲東岸各地淺海。台灣在高雄至墾丁間的西南部外海偶而可採獲。
作者: 李坤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