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氯化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lorinated Naphthalen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又稱多氯化萘(polychloro naphthalene)。氯取代萘的苯環上氫原子所形成的各種化合物的總稱,通式為C10H8-nCln(n=1~8)。n=1~2時,為氯萘、二氯化萘,是油狀物質,不溶於水,可溶於有機溶劑,含氯約22%,可做添加劑、潤滑劑。n=3~4時,含氯約50%,可作電絕緣塗料。n=4~6時,含氯約56~62%,可作絕緣劑、不燃材料。n=8時,含氯70%,可作不燃性物質的填充劑。通常以各種不同含氯原子數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在環境中較穩定。急性中毒症狀為肝和皮膚障礙。氯原子愈多,引起的障礙愈強。美國指定為有毒污染物。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氯化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