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澳洲王鸚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stralian King-Parro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Alisterus scapularis
形態:
體長43公分。羽色較其他鸚鵡科鳥類不鮮豔,且雌雄鳥外形不同。雄鳥上喙紅色,下喙灰色,腳灰色;自頭、頸、胸至腹部皆為深紅色,背部至尾羽綠色,尾上覆羽藍色。雌鳥喙和腳灰色;胸部、腹部至尾下覆羽深紅色,頭、頸、背部至尾羽綠色。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澳洲東部及北部。
生態習性:
棲息於濃密森林,非繁殖期時會出現於開闊的林地和公園。在樹冠層上方覓食,覓食時相當安靜;以種子為主要的食物,也吃果實、堅果和花蜜。繁殖期過後,原本的家庭小群會解散,亞成鳥常會聚集成大群。巢築在相當深的樹泂內,洞口可高達地面10公尺,但洞穴底部郤非常接近地面。每窩可產3~6個卵。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科: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澳洲王鸚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