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種滅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ecies Extinc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已在某一地區或整個地球上消失,或剩餘的個體在死亡前無法產生後代。自生命出現以來,物種滅絕就不斷地發生,但在人類出現之後,尤其自工業革命以來,自然界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許多。造成物種滅絕的因素包括:自然氣候與環境變遷、人為導致之棲地破壞、改變與污染,過度獵捕、收獲與利用,受外來種競爭、捕食或破壞棲地,疾病等。一般以生態需求較為特殊、分布範圍狹窄、數量稀少、密度低或生殖速率低之物種、分布之棲地面臨較高開發與改變機率的物種,如棲息在濕地或熱帶雨林的物種、特別受人喜愛而受獵捕或過度利用壓力較大的物種如犀牛、大象,及島嶼上的物種,較易受天然或人為因素之干擾而致滅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種滅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