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殖試驗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production Tes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檢測外來化合物生殖毒性的試驗方法。有1代和2代生殖試驗、2代和3代生殖試驗結合致畸胎試驗、三段生殖試驗等。2代生殖試驗實驗動物可用大鼠和小鼠,設3個劑量組和1個對照組,高劑量組應不嚴重損害動物的生育功能,且無嚴重全身毒性。染毒途徑應是人可能接觸的途徑。每組至少有20個有生育能力的雄鼠和能產生20窩的雌鼠。實驗時間安排為:以親代(P)出生開始,第8週雄性和雌性P開始染毒;第16週P交配;第19-22週子1代(F1)出生,第19週雄性P停止染毒並處死;第22-25週雌性P停止染毒並處死、F1離乳並開始染毒;第33-36週F1交配,第36週雄性F1停止染毒並處死;第36-39週子2代(F2)出生;第39-42週處死F2,和雌性F1。處死的動物應進行病理解剖。主要的觀察指標為:
  受孕指數(%)=(妊娠雌鼠數/交配雌鼠數)×100
  活產指數(%)=(活產雌鼠數/妊娠雌鼠數)×100
  出生存活指數(%)=(生後4天存活隻數/出生時活隻數)×100
  哺育存活指數(%)=(生後21天存活隻數/生後4天存活隻數)×10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殖試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