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緊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ㄧˋㄏㄜˊㄌㄠˊㄍㄨˋㄖㄨˊ:「ㄐㄧㄣˇㄇㄧˋ」、「ㄐㄧˋㄐㄧㄣˇㄒㄧㄝˊㄉㄞˋ」、「ㄋㄧˇㄧㄠˋㄓㄨㄚㄐㄧㄣˇㄨㄛˇ˙ㄉㄜㄕㄡˇ。」
  2. ㄐㄧˊㄆㄛˋㄖㄨˊ:「ㄐㄧㄣˇㄐㄧˊ」、「ㄐㄧㄣˇㄓㄤ」、「ㄐㄧㄣˇㄧㄠˋ」、「ㄍㄢˇㄐㄧㄣˇ」、「ㄈㄥㄕㄥㄐㄧㄣˇ」、「ㄑㄧㄢˊㄒㄧㄢˋㄐㄧㄣˇ」。
  3. ㄧㄢˊㄍㄜˊㄅㄨˊㄈㄤˋㄙㄨㄥㄖㄨˊ:「ㄎㄢㄐㄧㄣˇ」、「ㄍㄨㄢˇㄐㄧㄣˇ」。
  4. ㄕㄥㄏㄨㄛˊㄎㄨㄣˋㄆㄛˋㄅㄨˋㄎㄨㄢㄩˋㄖㄨˊ:「ㄕㄡˇㄊㄡˊㄏㄣˇㄐㄧ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ǐn
解釋:
  1. 物體因四周受力大,而呈現堅實密合的狀態。與「鬆」相對。
    【例】繫緊鞋帶、握緊筆桿、衣服緊窄 ◎
  2. 物體因受外在拉力,而呈現緊張的狀態。
    【例】繃緊鼓面、拉緊繩子
  3. 靠得近。
    【例】緊鄰、緊挨著
  4. 使緊。
    【例】緊一緊琴絃
  5. 嚴密、牢固。
    【例】緊防、看緊、管得很緊
  6. 急迫、急促。
    【例】緊急、緊要、趕緊
  7. 用錢有限,經濟不寬裕。
    【例】手頭很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ǐn
解釋:
[形]
1.嚴密、不放鬆。如:「嚴緊」、「管得很緊」。
2.急迫。如:「緊急」、「緊要」、「緊迫」。
3.生活困窘、不寬裕。如:「手頭很緊」。
4.重要。如:「要緊事」。《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請暫少住,有緊話說。」
[副]
1.密合。與「鬆」相對。如:「緊握筆桿」、「繫緊鞋帶」。
2.加快、不停止。如:「趕緊」、「催得緊」、「緊走幾步」。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走的緊來到荒坡佃,覺我這可撲撲的心頭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í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快、迅速。
  2. [[副] ] 快點,表催促。
  3. [[副] ] 內急。
同義詞: 猛、快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