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迷宮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rrand into the Maze
作者: 張中煖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Matha Graham)的作品,首演於1947年2月28日。此舞採用梅諾悌(Gian-Carlo Menotti)的音樂,野口勇(Isamu Noguchi)舞台設計,葛蘭姆本人參與服裝設計工作,另一說法服裝由吉爾風(Edythe Gilfond)所設計,燈光則由著名的尚.羅森塔爾(Jean Rosenthal)所設計。舞作編舞動機來自希臘的傳奇故事,希修斯(Theseus)奮勇反抗並殺死被養於迷宮中,以人肉餵食的人身牛頭怪物米諾托(Minotaur)。是一支雙人舞,除了飾怪物的男舞者,舞作重點放在一女角身上,透過舞者葛蘭姆式的肢體技巧,舞於放置在地面的繩索間,象徵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表現出人類克服內心深處所有恐懼的掙扎過程。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2、Martha Graham《Blood Memory》199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迷宮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