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防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ㄨˊㄗㄞˋㄏㄜˊㄅㄧㄢㄉㄤˇㄕㄨㄟˇ˙ㄉㄜㄐㄧㄢˋㄓㄨˊㄨˋㄖㄨˊ:「ㄊㄧˊㄈㄤˊ」。
  2. ㄐㄧㄝˋㄅㄟˋㄕㄡˇㄨㄟˋㄖㄨˊ:「ㄈㄤˊㄏㄨㄛˇ」、「ㄈㄤˊㄗㄞ」、「ㄈㄤˊㄅㄟˋ」、「ㄈㄤˊㄕㄡˇ」、「ㄈㄤˊㄨㄟˋ」。
  3. ㄐㄧㄝˋㄅㄟˋ˙ㄉㄜㄍㄨㄥㄗㄨㄛˋㄖㄨˊ:「ㄍㄨㄛˊㄈㄤˊ」、「ㄏㄞˇㄈㄤˊ」、「ㄉㄨㄥㄈ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áng
解釋:
  1. 戒備。
    【例】防備、提防、保密防諜
  2. 戒備的工作。
    【例】冬防、海防、國防
  3. 防禦、防堵的工程。
    【例】堤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áng
解釋:
[名]
1.堤、壩。《說文解字.阜部》:「防,隄也。」《周禮.地官.稻人》:「以瀦畜水,以防止水。」
2.要塞。《史記.卷六九.蘇秦傳》:「民力罷敝,雖有長城、鉅防,惡足以為塞?」唐.白居易〈與仕明詔〉:「卿久鎮邊防,初膺閫寄。」
3.戒備的事。如:「冬防」、「海防」、「國防」。
4.姓。如漢代有防廣。
[動]
1.築堤。《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善溝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
2.戒備。如:「防備」、「提防」、「以防萬一」、「保密防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ô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預先戒備。
  2. [[動] ] 使能隔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