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罰(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史曼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體罰,是教師對學生採取武力,損傷人體、侮辱人格的一種處罰方法。大陸地區於一九五二年教育部頒發的〔小學暫行規程(草案)〕中明文規定「不得實行體罰或變相體罰」。
  同年,教育部並發布〔關於廢止對學生體罰的指示〕,要求各校立刻廢止這種野蠻殘酷的方法。提倡學校實行自覺紀律,堅持說服教育。並指出:「廢止體罰或變相體罰,並非對違反紀律、屢教不改的兒童,一律予以優容、放任,不加管教。各小學遇有屢犯嚴重錯誤,不易教育的兒童,仍可集合全體教師並聯絡家庭,徵詢群眾意見,慎重商定說服、制裁等方法,或予以適當的懲處。」作為教育的輔助手段。
  一九八四年教育部又頒發〔關於堅持正面教育,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通知〕,要求:「各地城鄉初等學校都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經常教育全體教職員工,把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作為一條學校紀律,嚴格遵守。」
  目前,大陸地區多數教師都能堅持正面教育,但仍有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事發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罰(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