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舞蹈場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angastal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演場所。一般指舞蹈之場所,特別是指在印度卡納拉(Kanara)南部地區,《藥叉劇樂》〔見Yakshagana〕演奏者用來表演的舞蹈空間。這種民俗劇與舞蹈,是用在慶祝農作物豐收時,由男子或男孩組成的專業小型巡迴團體演出。他們佔據一片地質較硬,已收割的場地;豎起高桿,上面飾以青綠的芒果樹葉,在此場地呈獻他們的戲劇;主要是卡納榮(Karnajun)。「薄迦梵」(Bhagavata)為他們的主要的角色,扮演著祭師、吟詩者、歌者,由鼓與鈸伴奏。此舞蹈場所如臨時的舞台,點燃著以兩個銅盤盛著的燈油,並附加火炬協助照明。整個晚上都在跳舞,從黃昏跳至黎明;收了捐獻酬勞後,表演團體收拾起行囊又旅行至下一個村莊演出。這種舞蹈場所是阿波納(Alpona,沙跡)與Rangoli家庭儀式的鄉土形式。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舞蹈場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