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洗耳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xǐ ěr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ǐ ěr
解釋:
1.本指堯聘許由為九州長,許由厭聞世事,洗耳於潁水濱。見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許由》。後比喻不願過問世事。《文選.桓溫.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躅於蕙路,汙淥池以洗耳。」
2.比喻專心、恭敬的聆聽。元.周權〈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操,炷罷爐薰洗耳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洗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