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枹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bāofūf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鼓槌。《左傳.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止。」《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又音。
注音:
漢語拼音: bāo
解釋:
參見「枹木」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ㄨˊ
[名]鼓槌。左傳.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馬逸不能止,師從止。」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

㈡ㄈㄨ
㈠之又音。

㈢ㄅㄠ
見「枹木」。
※枹木:
植物名。殼斗科麻櫟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卵形,邊緣呈粗鋸齒狀。花單生,雌雄同株。雄花黃白色,排列成細長的疏穗狀花序,雌花生於杯狀的總苞內。果實為堅果,呈橢圓形。種子可製澱粉,樹皮可作染料。或稱為「小橡樹」。

注音: ㈠ㄈㄨˊ ㈡ㄈㄨ ㈢ㄅ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