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情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wù q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ù qíng
解釋:
1.事物的情狀、道理。三國魏.嵇康〈釋私論〉:「體亮心達者,情不繫于所欲,故能審賤而通物情。」唐.劉威〈遊東湖黃處士園林〉詩:「物情多與閒相稱,所恨求安計不同。」
2.人心、民情。《後漢書.卷四八.爰延傳》:「所以事多放濫,物情生怨。」《晉書.卷一一六.姚襄載記》:「時或傳襄創重不濟,溫軍所得士女莫不北望揮涕。其得物情如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物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