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品嚐、吸吮。
    【例】爺爺順手拿起酒杯,咂了一口酒。
  2. 舌尖抵住上顎發出聲音,表示稱讚、羨慕或驚訝等。
    【例】咂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品嚐、吸吮。如:「咂一口酒」、「咂指頭」。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都是些喫倉廒的鼠耗,咂濃血的蒼蠅。」
2.體會。《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我這半天細咂你這句話的滋味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a̍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聲] ] 擬聲詞。嚼食的聲音。
  2. [[聲] ] 嘖。因為不耐煩或不愉快而彈舌發出的吸入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