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茖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茖蔥」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ㄍㄜˊ

1. 草名。《說文解字.艸部》:「茖,艸也。」

2. 茖蔥。植物名。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地下鱗莖,外有網狀褐色的纖維纏繞。葉長卵形,全緣,呈粉白色。夏開白色花,莖葉可食。《玉篇.艸部》:「茖,菜名,山蔥也。」《爾雅.釋草》:「茖,山蔥。」晉.郭璞.注:「茖蔥,細莖大葉。」《天中記.卷四六.蔥》:「蔥有四種,曰:冬蔥、漢蔥、胡蔥、茖蔥。」

㈡ㄌㄨㄛˋ

居處。同「落」。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九.器用》:「予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銅鉦,刻其底曰:『諸葛士全茖鳴鉦。』茖即古『落』字也。」

注音: ㈠ㄍㄜˊ ㈡ㄌ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