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坳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o
解釋:
  1. 低窪的地方。
    【例】山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o
解釋:
[名]
低窪的地方。如:「山坳」。唐.韓愈〈詠雪贈張籍〉詩:「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紅樓夢》第五○回:「加絮念征徭,坳垤審夷險。」
注音:
漢語拼音: ào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ㄠ

1. 低窪之地。大徐本《說文解字.土部.新附》:「坳,地不平也。」《集韻.平聲.爻韻》:「坳,地窊下也。」唐.韓愈〈絰騝贈張籍〉詩:「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紅樓夢》第五○回:「坳垤審夷險,枝柯怕動搖。」

2. 山曲岸隈處。凡轉角處亦名「坳」。如:「山坳」。清.王士禎〈見梅寄蕭亭山中二首〉之一:「老人峰下北山坳,幾點梅花映斷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卻把兵馬將士,都埋伏在山坳裡。」

㈡ㄠˋ,ㄠ之又音。

注音: ㈠ㄠ ㈡(又音)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