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ㄛˋㄏㄨㄞˋㄘㄢˊㄏㄨㄞˋㄖㄨˊ:「ㄘㄨㄟㄘㄢˊ」、「ㄘㄨㄟㄏㄨㄟˇ」、「ㄨˊㄐㄧㄢㄅㄨˋㄘㄨㄟ」。
  2. ㄓㄜˊㄉㄨㄢˋㄖㄨˊ:「ㄘㄨㄟㄓㄜˊ」、「ㄘㄨㄟㄎㄨㄌㄚㄒ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uī
解釋:
  1. 折斷、毀壞。
    【例】摧折、摧枯拉朽、無堅不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uī
解釋:
[動]
1.折斷。《說文解字.手部》:「摧,折也。」如:「摧折」、「摧枯拉朽」。《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2.毀壞、崩塌。如:「摧毀」、「無堅不摧」。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元.關漢卿《拜月亭.楔子》:「雖是這戰伐,負著個天摧地塌。」
3.挫折、壓抑。《史記.卷一○○.季布傳》:「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
4.傷害。三國魏.曹丕〈燕歌行〉二首之二:「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肺心。」唐.李白〈長相思〉詩:「長相思,摧心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u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用繩索將東西套住,做用力收縮的動作。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