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代金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 Subsidy
作者: 蓋浙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代金」係由國外行之有年的「教育券」(educational vouchers)演變而來。基於受教育是國民應享之權利,並為達成教育機會的公平性,當某些國民接受教育的權利與公平性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與他人不一致時,政府應給予某種程度的協助與補償。政府通常是以經費補貼的方式,讓經濟能力薄弱者能與其他人一樣接受其學習能力範圍內一定量的教育。國外對這種因為受教育而給予的經費補助,稱之為「教育券」;政府將這種措施移植至國內,更名為「教育代金」。
  我國目前只有對特殊教育中所謂心智不全及肢體殘障者實施教育代金,並擬按政府財政能力擴大至就讀私立學校者。此舉是基於私校學生繳納學雜費較高,不能像公立學校學生享有政府較多的教育資源,基於社會公義、財政公平及改善私立學校經營體質,是值得肯定的一項教育政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代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