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敲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ㄆㄨ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qiā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ㄡˋㄐㄧˊㄖㄨˊ:「ㄑㄧㄠㄇㄣˊ」、「ㄑㄧㄠㄉㄚˇ」、「ㄑㄧㄠㄐㄧˊ」、「ㄑㄧㄠㄍㄨˇ」。
  2. ㄜˊㄓㄚˋㄖㄨˊ:「ㄑㄧㄠㄓㄚˋ」、「ㄓㄜˋ˙ㄍㄜㄖㄣˊㄐㄧㄥㄇㄧㄥˊ˙ㄉㄜㄏㄣˇㄒㄧㄤˇㄑㄧㄠㄊㄚㄕㄤˋㄉㄤˋㄏㄣˇㄋㄢˊ!」
  3. ㄊㄨㄟㄑㄧㄠㄓㄣㄓㄨㄛˊㄗˋㄐㄩˋㄈㄢˇㄈㄨˋㄊㄨㄟㄐㄧㄡˋㄖㄨˊ:「ㄐㄧㄝㄒㄧㄚˋㄌㄞˊㄍㄞㄗㄣˇ˙ㄇㄜㄒㄧㄝˇㄉㄞˋㄨㄛˇㄗˇㄒㄧˋㄊㄨㄟㄑ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o
解釋:
  1. 叩、擊打。
    【例】敲鐘、敲鑼打鼓 ◎
  2. 敲詐或敲竹槓。
    【例】今天被大伙兒狠敲了一頓。
  3. →推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o
解釋:
[動]
1.叩、擊。如:「敲打」、「敲鑼」。唐.李商隱〈北青蘿〉詩:「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詩:「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2.斟酌、推究。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一.聽經猿記》:「舉手推敲,頗類苦吟之賈島。」
3.揩油、訛詐、勒索。如:「敲詐」、「敲竹槓」、「狠敲一筆」。
[名]
短杖。《文選.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à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擊、叩。
  2. [[動] ] 修改衣服。
音讀: kh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擊、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